在PC房偷偷玩ELF游戏 偷玩电脑的教训
这些小屁孩站起来甚至都没有机器高,而且基本上没有钱玩游戏,但千万不要小瞧他们。因为他们的经验值应该是整个游戏厅最高的,无论是哪款游戏都能指点你。当年多少玩家就是在他们的指点之下入门的,老板对他们也是比较欣赏,毕竟这些都是宣传大使啊!
不知道在座的小伙伴有没有接触过《民国教育委员会》这款教育题材的游戏呢?中国宝岛的游戏。说实话,当年我们很多冷知识都是在这个游戏上面学的,如今依然受用。甚至对于性方面的知识都是有普及的,至今受益不浅。
游戏想要久玩一会儿,那就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累积,而这恰恰是大部分玩家没有的。而这些小屁孩则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甚至他们连字都认不完,但就是能给你指出正确的答案。也正是如此,每次我们要投币的时候,都会先看看周围有没有“军师”,他们趴在一旁才有底气啊!
玩《中国龙》是最有意思的,最初的关卡时间限制没那么夸张。但是后面的关卡难度就比较大了,时间根本不够用啊!
游戏有初级和高级两个选项,其中的妙处懂的自然都懂,不需要多说。但没有几个人敢真正挑战高级。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小屁孩坐镇,才有一战的能力啊!后期不少人都是直接选高级,省去了不少的时间啊!听说当年有玩家玩着玩着小弟站起来了,导致一群人被电。
不知道有多少人体验过麻将游戏呢?真正的玩家一般都不喜欢看过场动画的,后面围观的小屁孩则会埋怨,“看一下吧!不要按。”
记得有一次,有位玩家刚开始打死都不肯看过场动画,每次胡牌都是直接跳过。
结果到了考眼力的奖励关卡:
“说出这副牌能听几张?”
他看了半天,认为只能胡四张牌,都要按下去了,结果后面的小孩异口同声的喊出了“五张”。他半信半疑的选择了5,结果真的赢了。这之后,他每次胡牌都没有错过动画,让后面的观众过足了眼瘾,当然了后面的每次奖励关都是顺利拿下了。
这些小屁孩对于益智解谜的游戏非常拿手,对于清版过关也是经验丰富,但几乎没有实战经验,因此你要是问他们什么招式怎么释放的,基本上是说不出来的。但你要是问他们《决战于黑白之间》的话,分分钟可以帮你力挽狂澜。
这游戏的难度可是很大的啊!不会计算的玩家九死一生,但要是有这些小孩指点江山,那即使你不会也能干很久的。
估计没几个人在游戏厅见过花札牌游戏吧!
毕竟国内这边根本没有这种玩法,很多人甚至都看不懂。但早年我在成都还真就见到过了,玩的人很少呢!当时根本不懂怎么玩的,投了币之后就围过来几个小屁孩,在他们的“帮助”下还是玩了好一会儿。后期我看到同类游戏似乎都是博彩性质的,但当时玩的那款的确是娱乐性质的。
街机时代在九十年代末期基本上就开始没落了,游戏厅流行的基本上就是《西游释厄传》《三国战纪》,以及《拳皇》的各种改版游戏。此时电脑房也基本上已经崛起了,单机游戏成为了主流。
DOS系统玩家们不需要懂得代码,想玩什么游戏给老板说就可以了。他将游戏目录直接贴在了墙面上,其中有不少游戏必须偷偷躲起来玩的。
那时候为了防止别人看到我的游戏画面,我专门选了一个角落坐下去。
很多人都认为elf游戏非常经典,绝对是主流。经典这不可否认,但是在电脑刚开始盛行的年代,elf的游戏和其他游戏比起来没有什么优势,当时的游戏质量都是很高的,非常耐玩。
只不过elf的游戏多,因此在多年之后依然被玩家们津津乐道。
当年最最火爆的应该是《龙骑士4》吧!也只有经历过的小伙伴才知道,这款游戏必须躲着人玩。要不然稍微有点羞耻。但事与愿违,电脑房中总有那么一些没钱围观的小屁孩,他们不但经验丰富,而且废话也是比较多的。
原本是按照本心进行剧情的,结果走到某个关隘的地方,后面的几个小屁孩突然激动了起来:不要点这个选项,点了你就看不到剧情了。
我被吓了一跳,连忙将手缩了回来,按照他们的指点继续进行游戏。结果收获果然颇丰,虽然心有不甘,但的确尝到了有人指点不走弯路的甜头。
现在玩玩新游戏,总感觉就是走一个流程,不愿意再去研究细节,通关之后索然无味。
有时候玩玩那些评分很高的游戏,也都感觉一般般,不知道怎么评上高分的。
或许就是游戏心态变了吧!
闲暇之余,我还是喜欢回味一下那些老游戏。
总能又让我回忆起了那段无忧无虑的青葱岁月。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