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录取又何必羞辱我”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近日,一则高考退档截图疯传全网,同时引起热议。
起因是某考生报考了云南大学,但是被退档了。
而在看到退档理由的三个字之后,该考生彻底破防。
在她看来不录取也就算了,为何用还要用这三个字羞辱她。
然而这则截图曝光后,竟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那么云南大学究竟写了哪三个字?为何会被看作是羞辱人?
女孩被云南大学3字劝退
每年的高考必定倍受关注,但是高考可不是考完就行了。
除了参加考试之外,志愿填报,高校录取都是重中之重。
以前就有学生虽然分数不错,但因为志愿填报出差错导致无学可上。
还有的学生明明分数线过了,但是最后却被退档。
而且退档理由总是写得很模糊,导致学生又痛心又疑惑。
但是今年有一个大学把退档理由写得清清楚楚,却惹得一名学生不满。
不仅将该大学曝光在网上,还称被羞辱了,这怎么回事。
该考生今年发挥的很不错,分数线过来一本,还有希望冲击211。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她选择了不少好学校,其中云南大学最为心仪。
但是考生却没什么把握,因为云南大学分数还是挺高的。
随后她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母,没想到父母很支持她,让她试一试。
于是考生就把云南大学填上了,然后在家里忐忑地等待录取结果。
等到了录取结果公布的时候,考生便上网查询是否被录取。
查询结果是被其他学校给录取了,而云南大学的状态则是退档。
其实在查看的时候,考生就已经做好了没被录取的准备。
虽然她很想上这所学校,但也知道自己分数录取还是有点差距的。
然而在看到备注栏那一项写的字后,女生彻底破防。
因为上面非常直白地写了考生被退档的理由,那就是“总分低”。
本来没被录取心里就倍受打击,自然就知道自己分数不够。
没想到大学竟然也如此不给面子,直接三个字猛戳真相。
感觉心灵很受伤的考生,直接把这件事曝光在了网上。
不仅有那张写着“总分低”的退档信息截图。
还打上字写着:“不要我就不要我,何苦要加上这几个字羞辱本宫!”
但是这则帖子发出去之后,舆论愈演愈烈,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网友看法不一
本来只要跟高考相关的话题,热度都非常的高。
这个话题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大家对此的看法不一。
有的人觉得云南大学这么做的方式没问题,而且非常好。
考生基本上都是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有处理这种事的能力。
以前学校写的不明白,导致一些学生和家长很不满。
认为这样的人生大事,不该写的不清不楚。
云南大学的退档理由虽然伤人,但是很直接。
让考生能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被退档的理由。
这么做更能体现出录取的公平性和公开性。
而且这三个字只有考生查看本人的录取系统才能看到。
如果不是考生自己公布出来,外人是无法得知的。
所以学校没有涉及“羞辱”问题,学生应该自己学会接受。
持反对意见的网友则是从录取方式上看的。
他们认为考生能被云南大学给提档。
这说明她的分数并不算低,至少达到了提档线。
只是在所有的竞争者中,她的排名比较靠后。
云南大学却简单粗暴地把原因归咎于“总分低”。
这么做让考生感到被“公开处刑”,甚至是以往的努力被否定了。
更有人觉得提档再退档,会影响到考生在其他学校的录取。
还有的网友也同意云南大学写清楚的做法,不过认为方式太直接了。
虽然“总分低”是客观事实,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但是老话说“说者无意,听者有意”。
心里脆弱的学生可能看到这几个字,可能会产生不好的情绪。
有很多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却偏偏选择这一种。
大学作为高等学府也是要有温度的。
在录取时就选择这么扎心的方式。
在其他事情的处理上难免让人产生怀疑。
考生也许只是发出来吐槽一下,没想到这件事闹大了。
现在演变成了讨论大学保持公平和对学生关怀的事情。
眼看参与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多,云南大学站出来回应了。
大学回应
云南大学招生办的老师表示,写明“总分低”是从前没有。
只是今年才开始的,但是这么做并不是针对某一个考生。
而是为了让考生更清楚知道为何没被录取。
往年因为没写清楚,导致录取结果出来后招生办接到了大量电话。
都是学生和家长在询问没有被录取的原因,耗费了大量人力去处理这件事。
所以从今年开始在退档的备注上,都会写清楚具体的原因。
同时这位老师也详细介绍了大学录取学生的具体过程。
大学录取都是“分数择优原则”,考生在达到最低提档线后会被提档。
一般大学的提档比例是1:1.05,意味着录取100个人就会提档105人。
因此当进行排名、等录取名额已满时,分数靠后的就会被退档。
这么做就是了为了让大学的录取变得更公平。
可能有的人并不了解高考的录取规则,从而产生不好的情绪。
随后曝光这件事的考生家长也接受了采访,表示大家误解了孩子的用意。
当时他们一家人看到这样的结果并没有觉得被羞辱,而是觉得很有意思。
这才把这件事发布到了网上,是为了玩梗而已,并没有不满。
而且他们觉得云南大学的表达方式这么直接,反而挺好的。
云南大学的“三字劝退”风波,看似是措辞之争。
实则反映了更深层的教育命题:
如何在坚持公平的同时,给予考生应有的尊重。
高考录取的本质是“择优”,但“择优”的方式可以更体面些。
落榜通知书的背后,同样值得一份体面的尊重。
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2025-07-22 《考生晒未被录取结果,备注“总分低”,云南大学回应:今年未录取全部备注,告知考生具体原因》
新华网2025-07-22《考生晒未被录取结果,备注“总分低”,云南大学回应》